作者:楊田林 2019.10.10
這裡所謂的虛無飄渺題目是指:觀念,態度,價值觀,人生哲學,心靈雞湯,這一類的題目。
例如:
正向思維,樂在工作,快樂過生活,士氣激勵,活出有意義的人生,找到人生方向……
這種題目「好講,但不容易講好」,「好教,但不容易教好」要講到聽眾聽不懂,很難。
但是,要講到聽眾聽懂,還會有所感觸,感動,甚至產生行動,就非常非常難了。
因為這種題目非常生活化,平時大家都會接觸到,也都有不少經驗與基礎。
如果只談觀念理論,拿些故事案例或是名人格言來說嘴,拿來教訓人。
很容易陷入老生常談,這不會有感染力的。
簡單說:就是「聽聽都知道,回去做不到。」
如果老師講這種心靈雞湯類題目是照本宣科,自己又做不到,那就更糟糕。
台下聽眾,
輕則恍神,打瞌睡。
重則引起學員反感,覺得老師很八股,只是拿這些東西來教訓人,拿來當幌子。
這幾年,我上講師培訓,演練時,有不少人喜歡挑這種虛無飄渺題目當演練題材,我都會提醒:要不要改題目?
心靈雞湯類的題目,老師自己如果自己沒有實務經驗,缺少生命深刻體悟,很容易流於紙上談兵,加上教學表達時,語氣表情,個人氣質態度若沒到位,效果就會更糟糕。
心靈雞湯題目當然可以講,但要講得好,有幾個條件:
- 多講故事多舉例子,故事要有張力感染力。
- 多分享親身體驗,成功與失敗經驗都要說。
- 可讓學員分享自身經驗,老師再加以回應。
- 表達態度真誠實在,我口說我心。
- 自己以身作則,做不到,也要坦白承認。
虛無飄渺題目講得好不好,跟年紀、口才,不一定有直接關係。
我親自見過不少講師教這種題目,口若懸河,也能博得笑聲滿堂,但聽完,就是缺少一份感動,總感覺老師只是在耍嘴皮子。
我問台下聽眾:為何會如此?
結論是:這種老師缺少一份尊重,只是賣弄知識,賣弄經驗,甚至是在耍人,炫耀自己而已。
相反的,我也見過很多的企業內部菜鳥講師,口才笨拙,缺少華麗詞藻,長相也普通,表達還緊張害羞到臉紅發抖。
但因為態度真誠,表達實在,說出自己最真實的親驗感受,即使是講他驗的故事,也是經過自己內化過的。
講完,聽眾內心卻有滿滿的感動,甚至眼眶含著淚水,覺得被充電激勵到了。
所以,要把虛無飄渺題目講好,關鍵是:態度真誠,我口說我心。
楊士比亞曰:自己做不到,不要拿來當口號
既然當口號,就要努力去做到這是教虛無飄渺題目時,老師必須有的態度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