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遠距教學經驗談

我的遠距教學經驗談

1980年代我在洪建全基金會上班,基金會是台灣松下(國際牌Panasonic)創立的文教組織。

25年前台灣松下邀請我對工廠同仁演講,板橋廠現場有一百人,另外,在中南部也有三個廠區要連線上課,每廠大約一二十人。

這是我第一次挑戰實體上課與遠距教學混搭的課程,課前一周我先做場地勘查。發現教學現場只架設兩部攝影機,一個對準我,一個對準螢幕(投射透明片年代),我看不到另一端學員。

講師看不到遠端學員,就很難掌握學習狀態,會嚴重影響教學效益。

因此我要求遠端也要架設攝影機,教學現場也要有三部電視,讓我看到遠端三家工廠的學員。另外我還要求現場要多一個攝影機,抓板橋現場學員表情給遠端同事,增進臨場感,參與感。

台灣松下以製造家電用品著名,品質口碑也很好。攝影機,電視,這些設備對他們都不是問題,他們也打算要藉機好好實驗遠端教學如何提高效益,立刻照辦。

演講當天,我先請各廠區輪流揮手打招呼,彼此問好,先建立情感連結。

演講過程當然以板橋現場學員為主,遠端學員為輔。

課程中,免不了提問,我先讓現場學員回答問題,也送獎品拍手鼓勵。偶而,我也會邀請遠端學員舉手回答問題,其他廠同仁也拍手互相鼓勵,獎品再請HR課後寄過去。

有時候我會邀請各廠區學員輪流一起朗讀,看看哪個廠區聲音最有精神,製造一點點競賽氣氛。

因彼此都可以看到各廠同仁的畫面(但無法抓到個人局部表情),所以學習狀態滿好的。

再加上穿插提問,拍手,朗讀等小小互動,大家也都很投入,學習狀況還不錯。但是跟實體教學比起來,效果仍會打個八九折。

唯一問題是:
當時科技還不完善,影音無法同步,所以聲音會有延遲Lag現象,每次提問互動,都得等上1~3秒,造成氣氛中斷尷尬。
這一點,得事先跟大家說明,請大家耐心等候。

課後HR劉麗珠告訴我,這是他們做遠距教學效果最好的一次。
有了這次經驗,我就更有信心嘗試遠距教學,經驗累積也越來越多。

過去受到設備限制,必須裝多台攝影機,電視機,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。現在一部電腦,一個Zoom,Teams等軟體就可以完成,成本節約非常多,功能更強大,效果也更好。

我常說不是把ppt放上去,老師照稿念,製作成影片就等於e-Learning,也不是線上教學,這樣的學習效益是很差的。

十多年前,我受邀擔任了一年政府舉辦的e-Learning評審。
看過巨匠電腦,勝典科技(著名的Wally老師當時是總經理)等公司許多優秀網路教材,當時這些教材製作非常精良。透過生動的卡通圖示,動畫,音樂配音,吸引眼球,再加上選擇題,拖曳,等課後測驗,評量學習成效。

這些e-Learning教材,都是企業集合管理學,教育學,心理學,編劇,電腦動畫…等專家一起合作,製作成本都很高的。

科技日新月異,自90年代網際網路(Internet)逐漸普及,興起了教學方式的變革。許多國家紛紛推動國家資訊基礎建設,再以資訊科技支援教育活動,增添許多虛擬學校,學習管道也更加多元。

線上教學,有其優勢,但也不會完全取代實體教學。
現下實體教學也有其不可被取代的人性特點,人味十足的老師不必過度擔心。

以後一定是線上線下教學兩相混搭,這股教育改革浪潮勢不可擋。只會照本宣科,沒有溫度,缺少人味與人文素養的老師,又不能與時俱進的老師,以後很容易被線上課程取代,不可不慎。